当前位置:全球汽车网 > 资讯 > 正文

奥迪二手车广告风波传到了国外,女性力量真不能小觑

  • 2019年07月17日 22:34:09
  • 来源:网络

  在美国大谈女性崛起,到了中国怎么就变成物化女性了。

  一个宣传自家认证二手车品质可靠的广告片,却成了网络舆论口诛笔伐的对象,恐怕广告主奥迪二手车和制作方奥美都没有想到。而且这股热议不但在国内发酵,也引起了外媒的报道。

  这则广告引起争议的焦点在于,它把女性比作商品,而且还是二手车。老太太检查未来媳妇有没有整容的方式,也让人感觉像“挑选牲口”。

  网上的舆论有两派,觉得物化女性的占大多数,也有少数人认为这种联想是玻璃心,而且这个系列确实还有另一支“检查男人”的姊妹篇:

  向女友表达爱意的男主被带去酒店房间,用全副武装的测谎设备来检测他的表白是否是真心话。如果抛开愤怒的情绪,奥美这个系列广告的创意初衷,是想玩一把幽默,不过却踩中了一个雷区:性别歧视。

  国外大谈女性意识崛起,到了国内就变了?

 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媒体,在谈到这场风波时都要拿奥迪在国外做的广告做对比。因为近来奥迪的广告似乎总是揪住女性话题不放,不过在西班牙和美国推出的广告则是站在女性角度,呼吁打破性别成见(gender stereotypes)。

  去年底奥迪R8在西班牙的创意广告,百货商店的女性娃娃玩具不满足于被安排在女孩玩具区做个花瓶,而跑去男孩玩具区挑选座驾,开着奥迪R8玩具车在玩具城狂飙。

  今年初美国超级碗上,奥迪又制作了另一支关于女性地位的广告,也是宣扬男女平等、同工同酬。所以在国外鼓励女性发掘自己的潜力、争取自己的权益,到中国就变成了让婆婆挑选的商品?

  剩女、婚姻,真是不能碰的雷区?

  目前对于这支广告引发的争论,不管奥迪中国还是奥美方面都没有表态。我们也暂且不去讨论是非对错,毕竟广告创意的出发点就是引发关注度,当然效果则有好有坏。在外媒对此事的讨论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,他们说“在中国社交媒体上,女性和婚姻一直是比较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。”

  前段时间滴滴的一支“中国式安全”见家长篇广告也引来了一片骂声,也是因为片中的家长被描述成只看中学历、金钱的拜金父母。这支请泰国导演拍摄的广告,也和奥迪二手车的广告一样,希望玩一把幽默,却踩中了雷区。

  所以对于品牌营销来说,热点要跟上,但是幽默感要把握火候和尺度。这一点可以学习一下宝洁旗下的化妆品品牌SK-II。去年他们策划了一支#改写命运#视频广告,让所谓的大龄剩女为自己发声。

  鼓励女性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,这种传播正能量的广告片既传达出了品牌理念,又让目标客户群感到被尊重,则是非常讨巧的手段。

  可能对于奥迪二手车来说,它本无意讨论性别问题,但是广告都是要看国情的,一种幽默到了不同的环境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。而那些正能量的唤醒灵魂的广告片,也可以在国内多做一些嘛。


文章标签: 奥迪 二手车 女性力量
分享到:
推荐阅读
精彩活动推荐
最新文章

相关新闻

更多>

每日精选

更多>